他说:“举例而言,制造商有效吸收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仅4月份就上涨15.2%),但并未将其转嫁给消费者。从经济角度来说,这种行为是非常理性的,因为将成本上涨转移到最终产品,(考虑到需求受价格影响的较高弹性)可能大幅降低需求,反过来又因规模效益缩减带来更大打击。”
他解释说:“需求量越小,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就越大。因此,中国制造商将承担可变成本上涨的冲击,直到其边际成本超过最高售价。”
该专家表示,中国目前正发挥着遏制全球通货膨胀的缓冲器作用,这有助于其加强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经济影响力。
他总结说:“消费者物价指数是通货膨胀率的主要指标,美国仅4月份就上涨0.8%,年化达4.2%,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货膨胀目前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出现。追踪23种原材料全球价格走势的彭博商品现货指数正处于十年来的最高点,比2020年3月增长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