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putniknews.cn/20250401/1064795878.html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东方达沃斯谈了些什么?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东方达沃斯谈了些什么?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卫星通讯社记者在和与会者会谈后总结了此次活动的成果。 2025年4月1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04-01T20:39+0800
2025-04-01T20:39+0800
2025-04-01T20:51+0800
评论
中国
东方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9/03/19/1064671613_0:256:2730:1792_1920x0_80_0_0_abef11ec98cc94aa6f31beb11d32adc3.jpg
来自60个国家的2000多名政治家、专家和企业家来到度假胜地博鳌参加会议。在四天时间里,共举办了约50场活动,其中大部分都与经济有关。与去年相比,会议日程几乎不包含政治议程,但与2024年一样,全球动荡、中美贸易战、去全球化和脱钩是贯穿所有讨论的主线。当然,这一次,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幽灵在论坛上空飞舞。去年会议期间,中国、欧洲和美国公司企业负责人举行了商务会议。今年,西方公司在商务对话中的位置由日本和韩国的代表取代。来自美国、欧盟和英联邦国家的外宾,其中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历来在博鳌占上风,他们都对当前形势表示担忧,批评了白宫的经济政策,并指出世界秩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多极世界来临的论断已成为东西方共同接受的公理。澳大利亚政治学家、悉尼大学约翰·基恩教授在论坛间隙向卫星通讯社表示:“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人们对未来、对战争的危险、对贸易争端的危险、对打破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建立的世界秩序(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和北约)的危险持非常强烈的悲观态度。乐观情绪越来越少。但在这里,在博鳌,在第一次会议上,中方对未来充满乐观。他们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区域一体化将实现,自由贸易协定将成形,包容性经济增长将实现,RCEP将继续蓬勃发展。现实情况则喜忧参半。我认为,中国人现在面对的美国政府,是他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简单的说,问题在于中国必须面对一个正在衰落的帝国,它在世界上的地位正在后退。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行动的艺术是很难掌握的。”中国专家和代表与西方同行有着同样的担忧。学者和前外交官们与近年来一样,批评美国背离了其之前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人们越来越担心新的地缘政治现实,在这种现实中,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都在推动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并摆脱其作为中立发展中国家的舒适地位——这一地位在过去几十年里使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中国经济学家和国际关系专家已经习惯了中国成为世界地缘政治领袖之一的想法,他们的话更加自信。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告诉卫星通讯社:“我觉得美国现在都在收缩,那么中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美现在要处理好在改变的过程中如何来对全球的公共产品做出具体的贡献,保证世界的安全与和平。”专家举例指出,如果冲突得到解决,中国可能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中国外交部否认讨论过此次行动。与去年一样,对外经贸大学原副校长林桂军3月25日提交了《亚洲经济和区域一体化进展年度报告》的部分内容。传统上,论坛的议程是从报告的介绍开始的。报告既指出了对该地区有利的方面,如经济持续增长、区域贸易合作深化,也指出了与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领域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林桂军在谈到与美国的贸易战时略带逞强地说:“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因此能支撑很多压力。此外,中国是个制造业强国。如果中美两国在制造业发生冲撞的话,应该是中国损失小、美国大。因为他的规模小,我们是他的两倍,那他实际上是‘以小击大’。我们会有损失,我们也怕损失,我们在乎损失,但是他的损失可能比我们大。”在谈到关于对关税和制裁的回应问题时,他笑着反问:“中国要进行反击这个话,谁都会说。这个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但是我不说……好多人打架的时候也说:‘你再来打我一下,我就让你永远怎么怎么’。他可能不是为了让你抬不起头来,而是让你不要再打我了。所以贸易战也会使用这个话。”在3月27日举行的关于美国政策对亚太地区合作的影响的专题讨论会上,对美国的批评不绝于耳,对特朗普政府希望实现什么目标以及中国和东盟应采取什么行动方针的看法也不尽一致。美国前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推测,特朗普希望与中国做一笔大买卖。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称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无能,预测本届政府将垮台,并建议中国和东盟国家无需关注美国的言行,要满怀信心地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开拓其他市场。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反驳说:“是我们要求美国忽视我们的。”新加坡前外交官基肖尔·马赫布巴尼回应萨克斯的问题时表示:“我们东盟很难忽视美国,它的影响力太大了。”英国专家帕特里克·富利斯在讨论中泼了一盆冷水,他预测特朗普的行动不仅会给欧洲和亚洲带来经济冲击,还会引发安全危机,而华盛顿取消对盟友安全的承诺也会导致军备竞赛。富利斯认为:“亚洲各国还应考虑如何避免彼此间的贸易战。因为如果中国将其出口从欧洲和北美转向东盟,这些国家的市场就会被巨大的商品流通所淹没,从而引发类似于美国之前所面临的贸易冲击的问题。”在博鳌论坛上,技术和人工智能(AI)话题为中国带来了乐观情绪和民族自豪感。数十名中国记者坚持不懈地请外国专家和记者谈谈深度求索(Deepseek)的优势。会议期间的多场讨论专门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合作与监管等议题展开。论坛上的技术乐观主义与诸多忧虑并存:一方面担忧神经网络及相关技术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发展,已超出人类分析技术突破及创新应用后果的能力,另一方面忧虑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威胁等。还存在更为微妙的隐忧,涉及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问题。励讯集团公共事务总裁、爱思唯尔董事长池永硕向卫星通讯社表示:“我认为,我们需要担心那些控制了太多与技术相关的事情的人。因为有时很难将情况逆转。然而,我们很难事先知道创新会带来多大的后果,是否会导致不好的结果。邪恶是指人们受到伤害而我们却置之不理。如果人们受到伤害,但我们知道如何解决,那就不是邪恶。”俄罗斯副总理阿列克谢·奥韦尔丘克是会议最后一天的主宾,他在关于确保和平发展和捍卫共同经济安全的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欧盟专家在讨论中强调,欧洲官僚机构的决策过程与实际情况分析脱节,并指出反俄制裁给欧洲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位俄罗斯政治家在回答与会者的问题时指出,俄罗斯当局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不是制裁,而是制裁被解除的可能前景。他解释称,太多的俄罗斯公司已经投资于扩大国内生产,而外国企业可能的回归可能会阻碍这些计划的实施,并在多个领域损害俄罗斯企业的利益。
https://sputniknews.cn/20250328/1064728251.html
东方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2025
叶甫盖尼· 帕夫洛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a/15/1044919955_16:0:289:273_100x100_80_0_0_839f3cb49da165226ab8b273592c1338.jpg
叶甫盖尼· 帕夫洛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a/15/1044919955_16:0:289:273_100x100_80_0_0_839f3cb49da165226ab8b273592c1338.jpg
新闻
cn_CN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9/03/19/1064671613_0:0:2730:2048_1920x0_80_0_0_a26ecf07f29f605aebb4245782a00e09.jpg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feedback.cn@sputniknews.com
+74956456601
MIA „Rossiya Segodnya“
叶甫盖尼· 帕夫洛夫
https://cdn.sputniknews.cn/img/07e6/0a/15/1044919955_16:0:289:273_100x100_80_0_0_839f3cb49da165226ab8b273592c1338.jpg
评论, 中国, 东方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东方达沃斯谈了些什么?
2025年4月1日, 20:39 (更新: 2025年4月1日, 20:51)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卫星通讯社记者在和与会者会谈后总结了此次活动的成果。
来自60个国家的2000多名政治家、专家和企业家来到度假胜地博鳌参加会议。在四天时间里,共举办了约50场活动,其中大部分都与经济有关。与去年相比,会议日程几乎不包含政治议程,但与2024年一样,全球动荡、中美贸易战、去全球化和脱钩是贯穿所有讨论的主线。
当然,这一次,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幽灵在论坛上空飞舞。去年会议期间,中国、欧洲和美国公司企业负责人举行了商务会议。今年,西方公司在商务对话中的位置由日本和韩国的代表取代。来自美国、欧盟和英联邦国家的外宾,其中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支持者历来在博鳌占上风,他们都对当前形势表示担忧,批评了白宫的经济政策,并指出世界秩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多极世界来临的论断已成为东西方共同接受的公理。
澳大利亚政治学家、悉尼大学约翰·基恩教授在论坛间隙向卫星通讯社表示:“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历史时刻:人们对未来、对战争的危险、对贸易争端的危险、对打破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建立的世界秩序(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和北约)的危险持非常强烈的悲观态度。乐观情绪越来越少。但在这里,在博鳌,在第一次会议上,中方对未来充满乐观。他们相信中国经济将继续增长,区域一体化将实现,自由贸易协定将成形,包容性经济增长将实现,RCEP将继续蓬勃发展。现实情况则喜忧参半。我认为,中国人现在面对的美国政府,是他们以前从未遇到过的。简单的说,问题在于中国必须面对一个正在衰落的帝国,它在世界上的地位正在后退。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行动的艺术是很难掌握的。”
中国专家和代表与西方同行有着同样的担忧。学者和前外交官们与近年来一样,批评美国背离了其之前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人们越来越担心新的地缘政治现实,在这种现实中,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都在推动中国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并摆脱其作为中立发展中国家的舒适地位——这一地位在过去几十年里使其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在过去的一年里,许多中国经济学家和国际关系专家已经习惯了中国成为世界地缘政治领袖之一的想法,他们的话更加自信。
全球化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辉耀告诉卫星通讯社:“我觉得美国现在都在收缩,那么中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中美现在要处理好在改变的过程中如何来对全球的公共产品做出具体的贡献,保证世界的安全与和平。”
专家举例指出,如果冲突得到解决,中国可能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中国外交部否认讨论过此次行动。
与去年一样,对外经贸大学原副校长林桂军3月25日提交了《亚洲经济和区域一体化进展年度报告》的部分内容。传统上,论坛的议程是从报告的介绍开始的。报告既指出了对该地区有利的方面,如经济持续增长、区域贸易合作深化,也指出了与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领域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
林桂军在谈到与美国的贸易战时略带逞强地说:“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因此能支撑很多压力。此外,中国是个制造业强国。如果中美两国在制造业发生冲撞的话,应该是中国损失小、美国大。因为他的规模小,我们是他的两倍,那他实际上是‘以小击大’。我们会有损失,我们也怕损失,我们在乎损失,但是他的损失可能比我们大。”
在谈到关于对关税和制裁的回应问题时,他笑着反问:“中国要进行反击这个话,谁都会说。这个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真的,但是我不说……好多人打架的时候也说:‘你再来打我一下,我就让你永远怎么怎么’。他可能不是为了让你抬不起头来,而是让你不要再打我了。所以贸易战也会使用这个话。”
在3月27日举行的关于美国政策对
亚太地区合作的影响的专题讨论会上,对美国的批评不绝于耳,对特朗普政府希望实现什么目标以及中国和东盟应采取什么行动方针的看法也不尽一致。美国前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推测,特朗普希望与中国做一笔大买卖。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称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无能,预测本届政府将垮台,并建议中国和东盟国家无需关注美国的言行,要满怀信心地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开拓其他市场。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反驳说:
“是我们要求美国忽视我们的。”新加坡前外交官基肖尔·马赫布巴尼回应萨克斯的问题时表示:“我们东盟很难忽视美国,它的影响力太大了。”英国专家帕特里克·富利斯在讨论中泼了一盆冷水,他预测特朗普的行动不仅会给欧洲和亚洲带来经济冲击,还会引发安全危机,而华盛顿取消对盟友安全的承诺也会导致军备竞赛。富利斯认为:“亚洲各国还应考虑如何避免彼此间的贸易战。因为如果中国将其出口从欧洲和北美转向东盟,这些国家的市场就会被巨大的商品流通所淹没,从而引发类似于美国之前所面临的贸易冲击的问题。”
在博鳌论坛上,技术和人工智能(AI)话题为中国带来了乐观情绪和民族自豪感。数十名中国记者坚持不懈地请外国专家和记者谈谈深度求索(Deepseek)的优势。会议期间的多场讨论专门围绕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合作与监管等议题展开。论坛上的技术乐观主义与诸多忧虑并存:一方面担忧神经网络及相关技术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发展,已超出人类分析技术突破及创新应用后果的能力,另一方面忧虑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威胁等。还存在更为微妙的隐忧,涉及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等问题。
励讯集团公共事务总裁、爱思唯尔董事长池永硕向卫星通讯社表示:“我认为,我们需要担心那些控制了太多与技术相关的事情的人。因为有时很难将情况逆转。然而,我们很难事先知道创新会带来多大的后果,是否会导致不好的结果。邪恶是指人们受到伤害而我们却置之不理。如果人们受到伤害,但我们知道如何解决,那就不是邪恶。”
俄罗斯副总理阿列克谢·奥韦尔丘克是会议最后一天的主宾,他在关于确保和平发展和捍卫共同经济安全的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欧盟专家在讨论中强调,欧洲官僚机构的决策过程与实际情况分析脱节,并指出反俄制裁给欧洲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位俄罗斯政治家在回答与会者的问题时指出,俄罗斯当局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不是制裁,而是制裁被解除的可能前景。他解释称,太多的俄罗斯公司已经投资于扩大国内生产,而外国企业可能的回归可能会阻碍这些计划的实施,并在多个领域损害俄罗斯企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