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比奥的亚洲之行:美国国务卿说服东盟国家反对中国的企图是如何失败的
2025年7月11日, 14:46 (更新: 2025年7月11日, 22:35)
© 照片 : 中国外交部美国妄想让东盟集体反对中国并不现实

© 照片 : 中国外交部
关注
评论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多国开征“对等关税”之际,美国国务卿鲁比奥7月10日抵达马来西亚出席东盟外长会议,开启其上任以来首次亚洲之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戎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鲁比奥此行是要继续替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以达到孤立中国的目的。而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紧密,友好关系基础牢固,要整个东盟集体反对中国并不现实。
按原定计划,鲁比奥应于7日起依次访问日本、韩国,再出席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东盟外长会议。作为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与最高外交官员,鲁比奥此行被视为对印太地区安全与经贸议题的关键回应。
而在出行前的7月3日有消息称,鲁比奥取消日韩访问行程,改为“专注处理中东局势”,出席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华盛顿举行的会晤。
数日后,7月7日,特朗普在社媒平台“真实社交”上公布致日韩领导人的信函,通告自8月1日起对两国征收25%的关税。相比4月2日特朗普宣布加征“对等关税”时设定的税率,韩国保持不变,日本甚至高出一个百分点。
对此,周戎表示,鲁比奥此次访问东南亚,首先是要继续替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至于鲁比奥访问日本和韩国的行程为何被取消?周戎分析称:“众所周知,日本和韩国均为亚洲发达国家,经济实力较强,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不小。因此美国在处理与日韩的贸易关系时会更加慎重,不会轻易得罪这两个国家,双方之间也必然少不了各种讨价还价。比如,美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中,日本大米问题和钢铁问题是重要议题,而韩国方面,总统李在明也坚定表示捍卫韩国的经济利益。”
而除日韩外,特朗普7日至9日还陆续致函多国领导人,宣布8月1日起将征收的关税税率,东盟10国中8国在列。其中,马来西亚、文莱将被征收25%的关税,印度尼西亚将被征收32%的关税,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36%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40%的关税,菲律宾税率为20%。
不仅如此,特朗普此次态度十分强硬。 他强调,“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目前为止,这个日期没有变化,以后也不会改变。换句话说,所有款项都将于2025年8月1日起到期并应该被支付——不会有任何延期”。这无疑给鲁比奥的亚洲之行“蒙上阴影”。
9日,东盟成员国外长会议开幕之日,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就言辞锋利地在开幕讲话中指出,全球贸易正在被“武器化”,那些“曾被用来推动增长的工具,如今却被拿来施压、孤立与遏制”。有分析称,这是不点名地指责美国将关税、限制出口以及投资壁垒等措施作为锋利工具,为地缘竞争服务。
周戎指出:“目前东盟国家中,越南、印尼已经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两国均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让步。比如越南接受了20%的关税和40%的转口税,印尼则是签署了价值高达340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大幅增加从美国的采购。作为东盟经济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越南和印尼向美国妥协,也让特朗普更敢于对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弱国挥舞‘关税大棒’,特别是在这些国家对美贸易在美国全球贸易总量中占比微小,却对本国经济具有关键影响的情况下。另外,美国还意在通过施加关税压力达成一些政治目的,比如要求这些国家在政治层面远离中国,对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表现出支持等。”
在向东盟国家施压的同时,鲁比奥10日重申,印太地区仍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焦点。“当我从新闻中听到美国或世界可能会被地球上其他地区发生的事件分心时,我想说,分心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认为——这既是我们的坚定信念也是现实——在本世纪及下一个世纪——未来50年的故事将主要在这个地区、在世界的这个地方书写”。
他强调,美国是东盟的坚定伙伴,东盟是美国在该地区参与的最重要的机制。美国与这些国家有着长期的关系及伙伴合作,“这些是我们打算继续发展的关系及伙伴合作,无需征求该地区或世界上任何其他行为体的批准或许可”。“相信通过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推进我们的共同目标和利益,即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繁荣的印太地区”。
若要整个东盟集体反对中国,周戎认为,这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友好关系的基础是牢固的,即使是最反华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近日也出席了纪念中菲两国建交50周年的重要活动。此外,东盟国家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建立了“中国制造—东盟加工—出口欧美”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这一角度来看,鲁比奥的险恶用心就在于试图区分“东盟原产产品”与“转口中国产品”。
中国外长王毅在马来西亚出席中国-东盟外长会时表示,中国与东盟发展理念相近、诉求相通、利益相融,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区。中方赞赏东盟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认为必须坚持平等对话、互利互惠解决经贸分歧,维护好自身尊严和原则底线,更不能以牺牲第三方利益为代价。当今世界乱象频生,我们所在地区的和平稳定弥足珍贵,应当牢牢守护。绝不允许把地缘冲突、集团对抗引入亚洲家园,要继续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维护好共同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