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的崩溃,谁击败了亚洲最强大编队
2025年9月3日, 10:40 (更新: 2025年9月3日, 14:12)
© 谢苗·拉斯金外贝加尔方面军部队穿越大兴安岭,目的是在东北西部击溃关东军。

© 谢苗·拉斯金
关注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了扩大其在亚洲的影响力,开始了军事扩张。首先成为帝国侵略计划目标的是中国。尽管处境艰难,中国人民仍然拼死抗击占领政权。游击队是如何抵御日本人的侵略,谁教中国士兵飞行,以及为什么中国至今仍然珍视苏联在战胜军国主义帝国的贡献——请阅读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山东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主任刘志鹏共同撰写的材料。
局势日益紧张
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者依靠泛亚主义和日本民族优越论,开始公然对中国发动侵略。
转折点是1931年9月18日的事变,当时日本军方在南满铁路上策划了爆炸事件,并以此作为入侵的借口。几个月内,关东军占领了整个满洲地区,1932年在该地建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
到1937年,局势变得异常紧张:日本人在中国军队阵地附近修筑工事、进行演习。
1937年7月8日凌晨,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月底前,北京和天津沦陷。8月,战事蔓延至上海,12月日本占领南京。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经历了当时的东北四省的沦陷,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争取持久抗战的‘以空间换时间’也被迫放弃了华北、华东和华中的相对部分区域,致使中东部地区的民众也进入到了沦陷区中,”刘志鹏说。
主要的抵抗方式
面对日本侵略,中国掀起了大规模的自愿抗日运动,农民、工人、地方部队的职业军人、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人士都参与其中。
“鉴于中国军队的相对弱势,游击战争成为了有效的抵抗方式。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军队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了游击战对抗日本,”刘志鹏指出。
抗日运动的巨大规模对关东军后方构成了严重威胁,迫使其领导层调动大量军队来镇压众多的游击队。
履行国际主义义务
抗战初期,游击队在关键时刻可以撤退到苏联境内。为躲避日军的“讨伐行动”,他们越过中苏边界,进行整编、保留和武装人员、让士兵休整并治疗伤病。
随着1937年全面战争的爆发,苏联开始以国家层面向中国提供援助:提供现代化飞机、步兵武器和火炮。
苏联专家还参与了中国空军飞行员的培养工作。为此,中国国内开设了飞行和航空技术学校。
“我们对自己学生的勤奋感到震惊。他们可以在地上坐上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听讲时经常忘记吃饭和休息。他们尤其喜欢飞机上的实践课。他们把飞机当作活生生的生物来看待,几乎把它奉为神明……中苏之间建立了真诚的友谊。他们立刻明白,苏联人民是在无私地帮助他们的祖国。“他们被我们的仁慈和真诚所打动,” 在中国培训飞行员的苏联教官、航空上将费奥多尔·波雷宁(又名冯波)在回忆录中写道。
苏联志愿飞行员不仅训练中国人,还为中国人民的自由而战。
“我们的轰炸机编队积极作战,尽力给敌人以最大损失并遏制其进攻。我们打击敌人的港口和船只、铁路枢纽、军队集结地。我们的飞机速度超过了日本战斗机,我不记得有我们的任何机组被日军击落,” 波雷宁回忆道。
八月风暴席卷满洲
到1945年夏,日本关东军是亚洲最大的军事编制。其总兵力超过一百万士兵。
“日本军队依靠满洲和朝鲜丰富的物资、粮食及原料资源,和主要为其生活和战斗所需物资生产的满洲工业体系” 苏联远东军总司令、苏联元帅亚历山大·瓦西列夫斯基在回忆录中写道。
1945年8月9日,正值纳粹德国投降后三个月,苏军开始了对关东军的歼灭战。
“苏联三路进击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同期中国抗日军队则积极主动配合苏军作战,全面打击在东北的日军,” 刘志鹏说道。
进攻的速度非常快,行动因此被称作“八月风暴”。部队平均每天推进40公里。甚至不得不用运输机向冲到前线的坦克纵队空投燃料。
8月15日,天皇裕仁被迫命令日本军队投降,但并非所有日军指挥官都服从命令,进攻仍在继续。
8月19日,苏军在满洲的大城市实施空降,占领机场、铁路枢纽,切断通讯,防止日军指挥部逃跑。随后,先头部队进入城市,紧跟其后的则是主力部队。到8月20日,关东军主力部队的包围战结束。
永远不会被遗忘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宣布投降,并在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盟国代表的见证下,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八年漫长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
“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家,尤其是对抗日战争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所以对于中国先辈的军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事迹是不会忘却的,同时也更不会忽略苏联军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尤其是苏德战场发挥的核心的巨大作用,” 刘志鹏总结道。
“解放和平献给世界”项目在总统文化倡议基金的支持下实施,旨在庆祝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这是“解放”及“解放胜利之路”项目的延续,二年来吸引了数百万观众。该项目包括在俄罗斯及海外举办摄影展览、以及利用移动展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 尼古拉·马克西莫夫东北民众与苏联坦克兵会面。

东北民众与苏联坦克兵会面。
© 尼古拉·马克西莫夫
© 叶夫根尼·哈尔代投降的日本关东军士兵向苏军军官缴械。地上堆放着“九九式”阿里萨卡步枪和“十一式”南部机枪。

投降的日本关东军士兵向苏军军官缴械。地上堆放着“九九式”阿里萨卡步枪和“十一式”南部机枪。
© 叶夫根尼·哈尔代
© 维克托·捷明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日本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签署仪式参加者包括:日本帝国方面——外务大臣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盟军方面——盟军最高司令、美军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苏联方面——陆军中将库兹马·尼古拉耶维奇·杰列维扬科代表苏联签署日本投降书。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日本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签署仪式参加者包括:日本帝国方面——外务大臣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盟军方面——盟军最高司令、美军陆军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苏联方面——陆军中将库兹马·尼古拉耶维奇·杰列维扬科代表苏联签署日本投降书。
© 维克托·捷明
© 尼古拉·马克西莫夫苏联水兵在旅顺“俄国人公墓”向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水兵和士兵致敬。

苏联水兵在旅顺“俄国人公墓”向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牺牲的俄罗斯水兵和士兵致敬。
© 尼古拉·马克西莫夫
© 谢苗·拉斯金苏联军官会见 Mukden 战俘营的战俘,这些战俘于1945年8月由第39集团军第113步兵军第262步兵师解放。该战俘营的囚犯中有来自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的战俘。

苏联军官会见 Mukden 战俘营的战俘,这些战俘于1945年8月由第39集团军第113步兵军第262步兵师解放。该战俘营的囚犯中有来自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的战俘。
© 谢苗·拉斯金
© 亚历山大·斯塔诺沃夫中国公民为第1远东方面军第1红旗军送行。

中国公民为第1远东方面军第1红旗军送行。
© 亚历山大·斯塔诺沃夫
© 叶夫根尼·哈尔代哈尔滨-吉林进攻战役,由第1远东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部队实施。 苏联伞兵在哈尔滨火车站附近。

哈尔滨-吉林进攻战役,由第1远东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部队实施。 苏联伞兵在哈尔滨火车站附近。
© 叶夫根尼·哈尔代
© 谢苗·拉斯金外贝加尔方面军第9近卫机械化军的坦克兵穿越大兴安岭,目的是在东北西部击溃关东军。

外贝加尔方面军第9近卫机械化军的坦克兵穿越大兴安岭,目的是在东北西部击溃关东军。
© 谢苗·拉斯金
© 以色列·奥泽尔斯基哈尔滨市民在庆祝苏联战胜日本的阅兵式上,向第2远东方面军的红军士兵致敬。

哈尔滨市民在庆祝苏联战胜日本的阅兵式上,向第2远东方面军的红军士兵致敬。
© 以色列·奥泽尔斯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CGTN在联合项目框架内讲述苏联和中国在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功绩。详情请访问:sputniknews.cn/80-vi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