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隔五年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是务实举措

© 照片 : 绥芬河市人民政府绥芬河自贸试验区首次进口俄罗斯油菜籽
绥芬河自贸试验区首次进口俄罗斯油菜籽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07.11.2025
关注
评论
时隔五年,澳大利亚油菜籽重返中国市场,预计本周末运送第一批油菜籽的货轮将从澳大利亚西海岸出发。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中方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是在综合考量经贸利益、市场需求与双边关系改善基础上的务实举措。
根据澳大利亚最大散装粮食出口商——CBH集团的装船计划和港口安排表,散货船“Armonia A”号于11月5日抵达西澳大利亚州埃斯佩兰斯的港口,装载约6万吨油菜籽后计划于7日或8日驶往中国青岛港。

2020年,中国出于对植物病虫害(主要是黑胫病)传入风险的担忧,暂停了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对此,陈弘表示,“这一措施符合中国长期以来强调的食品与农产品安全原则。如今在完成评估、加强检验检疫合作、澳方提供病虫害风险管理方案等条件充分满足后,中国重新开放市场,体现出以科学为依据、以规则为准绳的决策方式。这显示中方并非将贸易问题政治化,而是坚持按照国际规范处理经贸争端,通过制度化沟通解决技术性分歧。”

暂停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五年时间里,中国的油菜籽绝大部分来自加拿大。然而,2024年,加拿大政府追随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钢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作为反制,中国商务部于2025年8月宣布初步认定加拿大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决定对其征收高达75.8%的保证金。
陈弘认为,这体现了中国运用世贸组织工具捍卫自身正当权益的能力。当下国际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加剧,部分国家将贸易工具政治化、武器化,甚至将关税和市场准入当作地缘博弈筹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油菜籽不仅是供应链多元化的选择,更凸显中国愿意与采取相互尊重态度的国家共享市场机遇。
10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李强表示,今年7月习近平主席同总理先生举行会晤,就深化中澳关系作出新的规划。近段时期,两国关系继续呈现积极向好势头,各领域交流合作稳步推进。中方愿同澳方保持战略沟通,拓展互利合作,继续携手前行,打造更加成熟稳定、富有成果的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专家进一步表示,从中澳关系角度看,这是两国在经历紧张时期后又一明确的“企稳向好”信号。自2023年以来,双方通过高层互动、机制性对话消除了不少误解,中国产品关税问题、葡萄酒和大麦贸易争端逐步得到解决,此次油菜籽恢复进口进一步扩大了双边贸易的积极清单。

“农业合作属于典型的互补型结构,中国有市场,澳大利亚有产品,贸易顺畅对于稳定产业链、保障食品供应和增强企业信心都具有现实价值。” 陈弘指出,更重要的是,这表明中澳关系已经全面稳定,回到理性、务实、面向未来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框架。中方的这一决定,是开放、合作与信任恢复的象征,也为双边经贸迈向正常化乃至进一步深化创造了条件。

11月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上海会见率团参加进博会的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双方就中澳经贸关系以及各自关心的多双边经贸议题交换意见。法瑞尔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这一贸易关系对澳经济和就业非常重要。
白宫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1920, 20.10.2025
白宫认为澳大利亚可以削弱中国在稀土市场的支配地位
新闻时间线
0